授渔科学素养课丨航天日科普进校园 四校共燃科学梦
“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为培育乡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科普知识,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联合智勇科创、喻文州公益通过“科技+教育+公益”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共同为乡村青少年开展科学素养课程。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古人以敲钟击鼓来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时辰。到了现代,授时手段多种多样,在高科技领域,如人造卫星、运载火箭都对授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精度要求达到百万分之一秒。古老的报时方式成为历史,新的报时方式应运而生。“现在是北京时间……”
这熟悉的声音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中心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的发播任务,由它运行维护的长短波授时系统,便是本节课授课的核心知识点。

【长短波授时系统原理】
时间科学在通讯、航空、国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提升国家科研水平有着基础性作用。孙老师特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授时服务为国家航天发射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信号。



【课程中同学们通过科学实验包进行互动学习】


科学教育一直是乡村儿童素养教育的短板,乡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很高,但乡村科学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科学实验教辅设施和教具匮乏,乡村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