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江苏涟水县引入“双师课堂”项目
2020年8月20日,革命老区江苏涟水县引入互联网在线教育“双师课堂”项目将正式落地。
(涟水县宁红希望小学)
涟水县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凸显出部分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尽均衡。义务教育阶段中的省、市级示范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区,而且农村的小学教学点的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内部装备普遍较差,而涟水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达3.1万名。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全县师资呈现出学段(高、初、小、幼)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之间、乡际之间)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状况。
三、城乡之间的教育现代化差异明显。在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各地区校际间差异化明显、教育资源不均衡、质量薄弱等问题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考验,如何在执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持续推动乡村学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升,解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师资不足等问题。
(涟水县村教学点的教室设施)
2020年8月4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行考察团来到北京上地软件园实地考察互联网在线教育“双师课堂”的技术实施情况,并针对在涟水县落地开展“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金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执行团队进行交流座谈。
(座谈会现场)
(在模拟“双师课堂”听课端了解情况)
(涟水县乡村学校教室)
2020年8月20日,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和北京百家双师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到涟水县实地调研“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项目的援建推进工作,并就在当地开展“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金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进行座谈沟通。
座谈会上,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强指出,“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项目落地开展,并能够协调北师大名师课程通过互联网在线教育进入乡村学校,不仅帮助学生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又让乡村教师先行赋能,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对促进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介绍了“授渔计划·双师课堂”的运行和实施情况。授渔计划可为涟水县引入北京师范大学发起实施的“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金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通过“互联网+教育+公益”的平台,以“专递课堂”和“名师课堂”的形式,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名师与乡村教师”的教学教研有机融合,以培养乡村学科“金种子”骨干教师推动涟水县教育水平的提升,可缓解当地优质师资不足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随后,淮安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周达清表示,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协调配合工作,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确保项目真正为涟水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涟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洪然对公安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给予涟水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县各相关部门要以推行“授渔计划·双师课堂”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路径,加快推动涟水教育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调研组实地参观了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的“双师课堂”教室。在“双师课堂”授课端、听课端教室,大家完整地体验了主讲老师通过大屏幕远程直播授课,辅导老师在课堂内负责课堂管理、答疑,学生实时互动学习的“双师”教学模式。

扫码支持“江苏涟水双师助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