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授渔资讯 >
CCTV《热线12》报道:“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襄举行

CCTV《热线12》报道:“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襄举行

1月9日,“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湖北襄阳举行。

活动现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所捐爱心善款将资助63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上学梦,帮助335名乡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作为“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歌手李行亮以公益助学的形式,深度参与“授渔计划·温暖工程”行动,助力家乡扶贫事业发展;歌手李殊多次助力项目公益活动,号召大家更广泛地支持授渔计划,帮扶困境学生。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湖北襄阳举行。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指示精神,助力困境青少年学生平安成长,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未来一年,活动将针对襄阳市以及宜城市、南漳县、枣阳市、谷城县等襄阳周边地区的“家庭贫困和学习薄弱”的困境青少年开展扶贫助学,以每人2000元为助学标准,为630名贫困生提供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补助。同时,着力在当地推进“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实施,实现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同步互动直播教学,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共享。

 

 

一个理念,教育扶贫深植荆楚大地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在湖北襄阳举行。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通过社会筹集善款近亿元,累计资助22个省、25个民族共计19000余名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

目前,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支持下,授渔计划已在湖北襄阳、十堰、黄冈、恩施、宜昌等地开展“授渔计划·温暖工程”项目,携手爱心企业共筹集善款1410万元,资助困境学生5300余名。

可以说,授渔计划深入湖北各地开展公益项目,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探索出了多条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得益于授渔计划“教育扶贫”的理念和初心,许多困境青少年的命运因此而改变。12岁的小康就是其中一个。

1月8日, 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李行亮(左二)、李殊(右四)跟随“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团队来到小康家中走访慰问。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宜城市南营街道办事处三桥村,住着小康一家。小康母亲患有听力障碍等疾病,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这个家里,68岁的外公是顶梁柱,一年忙活着家里四亩田地换取几千元的收入。70岁的姥姥是主心骨,操持着全家的日常。懂事的小康早早地分担起了家务,收拾屋子、下厨做饭、给妈妈洗脚,琐碎的活计几乎占据了他的生活。

自从小康成为授渔计划的受助者,他的学业得到了资助,大大减轻了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在姥姥眼里,小康是全家人的希望,她非常重视和感激授渔计划的帮助,常说:“我们受了资助,想让孩子成绩再好一点,孩子走出去的路宽一点。”收获了很多温暖和鼓励,小康更加上进,各科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1月8日, “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团队来到小康家中走访慰问。小康很高兴,早早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拿出自家种的花生招待客人。只是,小康把来自心中的期待与感激全部化为了行动,内向的他羞于表达。

小康在活动现场。宜城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兼板桥店镇东湾村第一书记)周智勇 摄

“要敢说,不用害怕、不用自卑,这么多人帮助你,你就使劲学,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走访活动中,授渔计划明星志愿者李行亮、李殊鼓励小康要正视困难,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活动当天,小康站在“授渔计划·温暖工程”启动仪式的舞台上,勇敢地说出感谢:“我得到授渔计划的资助,我要好好学习,回报叔叔阿姨对我们家的帮助。”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他来说却是迈向未来的一大步。

通过授渔计划,困境学子在窘迫的际遇中看到了希望的微光,也慢慢懂得了感恩和奉献。

湖北文理学院附中受助学生向爱心人士赠送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活动现场,湖北文理学院附中受助学生利用树枝树叶、果实根茎等环保材料制作了手工艺品,取意为“叶叶总关情”向爱心人士表达感激;从授渔计划项目走出去的毕业生重返母校,结对帮扶学弟学妹完成学业,延续着爱的接力。

作为“授渔计划”的项目学校,湖北文理学院附中目前已资助了500多位学生。今年,“授渔计划·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线上公益平台将正式上线,所筹善款都将全部用于资助困境学生。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英爱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将继续与授渔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加深在乡村教育方面的合作力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英爱致辞。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一次探索,双师课堂助推乡村教育

小春煜与自己合影。宜城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兼板桥店镇东湾村第一书记)周智勇 摄

“‘双师课堂’本质上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提供教学研的帮助和优质课程资源,提升乡村教育的‘自我造血’能力。”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表示,以“互联网+教育+公益”的远程互动学习模式,对促进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18年,“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正式启动,在河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欠发达地区援建了87间“双师课堂”教室。每间教室通过配套使用“双师课堂”教师授课端和学生学习端,为乡村学校的学生提供来自全国的名师实时互动授课,一节优质教学课程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被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享受到。

湖北襄阳南漳县老君店村小学师生分享“双师课堂”的生动课程。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湖北襄阳南漳县老君店村小学是授渔计划援建的“双师课堂”中最小的教学点,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宋德学和5名留守儿童。宋德学今年63岁了,他陆续在襄阳8个最偏远的教学点之间辗转任教43年。如今,他回到老君店村一个人坚守一所学校,挑起了三个年级的教学重任,默默守护着山里娃。

2018年,授渔计划援建的第一批“双师课堂”落地襄阳。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刘汉青介绍,通过制定帮扶机制,湖北文理学院附中作为“授课端”,链接襄阳市多个乡村教学点,学校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部的近20位老师参与“双师课堂”的教学活动。

活动现场为授渔计划优秀教师和优秀志愿颁发荣誉证书(左四为钱静老师,左七为宋德学老师)。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音乐老师钱静清楚地记得,在线上为老君店开设的第一节音乐课,“很闷,孩子们的参与感不强。”为了活跃气氛,钱静在直播网课中教同学们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拿着装满沙石的矿泉水瓶制作音乐道具。从生涩地开口,到音乐一响同学们开着嗓门手舞足蹈,在她看来,让老君店的孩子们感受音乐,自然地融入音乐才是最好的课堂。

没有了副课的压力,“双师课堂”的开设大大地减轻了宋德学的教学压力。更重要的是,教室里的一块屏可以带着5位山里娃看见城市里的远方。

高继辉表示,“授渔计划·双师模式”项目的优点在于可操作、易复制。今年,授渔计划还将继续优化和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双师课堂”精准落地襄阳。

 

为爱坚守,连续八年开展助老慰问活动

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开展助老慰问活动。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据悉,“授渔计划·温暖工程”2020襄阳暖春行动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宜城市人民政府、襄阳日报社、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等单位携手20余家爱心企业共同举办。除参与助学行动外,授渔计划“最佳公益伙伴”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还在现场开展了助老活动,为乡村留守老人代表发放敬老金和慰问品。

 

爱心企业家北京爱普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栋获授渔计划“最佳公益伙伴”奖。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

 

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陈南军,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伍启华,湖北省委统战部党派处一级调研员颜卫国,襄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金雁,中共襄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薛传武,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职战新,宜城市副市长金德安,宜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保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共同为爱心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

活动现场为公益伙伴企业颁奖。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