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授渔资讯 >
“授渔计划”资助双胞胎姐妹上学后的成长变化

10月27日,结束湖南衡阳公益资助活动后,我和高秘书长坐上火车赶往湖北襄阳的项目学校,在经过近9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来到授渔计划项目学校湖北襄阳市樊城区职教中心学校。

QQ截图20161104114132.png

(授渔计划班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

在樊城区职教中心学校就读的2015级授渔计划学生共有111名,他们大多都来自云南、湖南、湖北的农村地区,最远的甚至是来自甘肃省。在和班主任沟通中得知,班上同学们有着很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帮互助的好习惯,相比较之下,授渔计划班有更强的凝聚力。

 

QQ截图20161104114219.png

(李好、李澳姐妹俩

李澳、李好是班上的一对双胞胎姐妹,更难得的是她们班上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容雨婷、胡雨琴。这两对双胞胎所在的班级就是高二1班,她们的班级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授渔计划班"。

QQ截图20161104114227.png

(课堂中容雨婷姐妹)

容雨婷、胡雨琴姐妹来自云南省昭通威信县,今年17岁的姐妹俩自幼父亲去世,母亲后来也改嫁,没有父母的照顾,她们的生活没有了依靠,后来在小姨的帮助下姐妹俩艰难地完成了初中学业,户口也登记在了小姨家。

和姐妹俩的沟通中发现, 她们都非常的积极阳光,经常面带笑容,姐姐和妹妹都非常懂事,彼此照顾。当我问到是什么样的机会选择了授渔计划?以及对授渔计划的了解、在项目学校的成长经历,姐妹俩有很多话想说······

QQ截图20161104114244.png
(双胞胎姐妹们在一起用餐)

初中毕业后,姐妹俩日常生活还是靠小姨照顾,但小姨家的日子也并不富裕,她们也曾担心会失学,后来在昭通民政局的帮助下,得知授渔计划项目在云南开展,姐妹俩私下商议后就决定申请参加授渔计划。姐姐说:“起初也担心被骗,但到了学校后才发现有很多家庭情况和他们类似的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才觉得这件事是真实的,也让姐妹两的心安定下来。”

QQ截图20161104114252.png

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几乎是姐妹俩说不完的场景,她们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高一结束后,姐妹俩还在老师的帮助下申请到一家高级酒店一周的实习机会,妹妹说虽然实习一周很累,但学到了很多东西。

QQ截图20161104114303.png

(高秘书长和同学们沟通)

姐妹俩还有一个存钱的好习惯。她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低保,妹妹说他们上学基本不怎么花钱,他们把剩余的钱存起来,作为以后的备用金,姐姐说起她们的‘小金库’显得很幸福:“从初二开始存钱,刚开始一块一块地存钱,等到10块的时候就和其他同学换成整钱,到100元的时候就会存起来,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块,有时候还能帮小姨一点······”

QQ截图20161104114312.png

聊天中姐妹俩说对未来三年的实习和就业、北师大网络大专课程的学习有了明确的认知,也做好了实习、就业、再学习的准备,姐姐妹妹甚至用SWOT分析给我分析未来的前景和她们毕业后的优势,希望姐妹俩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健康成长!

QQ截图20161104114320.png

授渔计划班上还有两个特殊的小伙伴,就是坐在第一排的廖水生和周谷生,先天原因导致两人身高不高,两人也都来自湖南衡阳农村,因为家庭原因选择了授渔计划项目。班上的同学对他们非常照顾,打饭时也会让两个人站在前面,平时有困难也会及时伸出援手。

QQ截图20161104114328.png

短短的两天很快结束,看到学生们在授渔计划项目学校的健康成长很高兴。作为授渔计划的老师,我分别与四川、湖南、湖北、甘肃、河北项目学校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过沟通交流工作,也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在学校的成长和变化。在家访中,与孩子们父母或亲人的沟通时,更加理解了授渔计划“公益职业教育”的意义所在。

QQ截图20161104114336.png

(樊城区职教中心严格执行军事化的管理,餐前需点名排队)

授渔计划是资助贫困学生完成职业教育的公益项目,授渔计划就是希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五年的教育资助,帮助一个“双困生”在未来成为一个有技能、有稳定工作、有学历的综合素质人才。截至2016年秋季入学,授渔计划已经资助了近5000名学生上学就业。虽然只是帮助了5000名学生上学就业和再教育,但通过对他们的资助,帮助了5000个家庭减轻了经济压力,甚至帮助这些家庭脱贫,推动地方扶贫开发攻坚战的进程,对当地社会健康发展有较为深远的影响。